Monday, April 7, 2014

黑弥撒: 关于南大碎尸案的一点想法

作者:黑弥撒 关于南大碎尸案的一点想法
提交时间:2008-06-19 21:49:00
http://bbs.tianya.cn/post-free-1311521-1.shtml

  首先声明,我不是警察,之所以又谈起这桩悬了十几年的无头案,完全是出于个人对这起案件的一点兴趣。之前也看过网上关于这起案件的一些讨论,但说实话,其中大多是在讲故事,基本没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也只能凭借自己的猜测胡乱发表一些看法,目的和大多数人一样,都希望真凶早日归案,被害人的冤魂能早日得到安息。也欢迎各位一起来讨论。

就目前来看,网上争论最多的,无非是犯罪嫌疑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从事什么职业。有医生说、屠夫说、厨师说,等等等等,理由不外乎“刀功精湛”。对于嫌疑人的职业,我先不谈自己的观点,单就目前所知的情况,被害人的尸体被切成一千多片,内脏被煮过,并被整齐地叠好,包括衣物也被整齐地叠好,可见嫌疑人很强的心理素质,同时可能懂得医学知识。如此看来,嫌疑人的文化程度较高,应当受过高等教育,至少其个人素质要高于普通的初高中文化者。试想,一个只有初中或高中文化程度的大老粗,凭借什么能吸引一个在校女大学生的注意?且又有什么能力做到杀人后冷静地分尸?所以我认为,嫌疑人是屠夫、厨师,或者锅炉工的可能性都很小,因为这几种职业的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及素质普遍不高;至于医生,只能说有可能性,因为目前还没有任何可用于推理的证据。

但问题是,嫌疑人的作案手法真的与职业有关吗?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嫌疑人所从事的职业根本与“切肉”无关,但他又具备相关的知识,比方说,利用业余时间自习了解剖学,香港电影《羔羊医生》很多人都看过吧?电影的情节就取材于曾经发生的“雨夜屠夫”案,其案犯林过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个人认为,这种假设的可能性比较大。

犯罪嫌疑人是怎样把被害人杀害并分尸的呢?是在街上偶遇被害人并将其强行带回住所再实施作案?不可能,因为这种情况,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并不熟悉,被害人必然会激烈反抗,即便是成功将其带回住所,杀人后再分尸,也没有必要将尸体切成一千多片,甚至连内脏和衣物都整齐地叠放好,或者说,没有一种原因会导致嫌疑人这样做,所以,偶遇的说法基本可以排除。既然不是偶遇,那么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应当是熟悉的,至少是认识的。是什么能够使两人认识并熟悉呢?我的观点是——相同的爱好。被害人性格孤僻,平时很少与同学交流,但这并不代表她就没有爱好。或许正是由于被害人的爱好与大多数人不同,才会导致她不与同学交流,而当被害人遇到一个与她爱好相同的人之后,她的心情会是怎样?一定是非常高兴,并且很乐于对这个人敞开心扉,对于嫌疑人来说,被害人身上也必然有能够吸引他的地方,这些应当是使两人互相熟悉的主要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爱好呢?我先不说,来说点别的。

南大周围,包括小粉桥、青岛路、陶谷新村、甚至延伸到汉口西路、阴阳营一带,集中了我市的三所名牌大学——南大、南师大、河海。我一直认为,这里是南京文化气息最浓的地方,不知道各位是否有同感?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地有品味,包括那些做生意的商人,南京最早卖打口碟的就在这里。这里的种种完全不同于城南或下关的市井小巷,也不同于新街口等商业区,这里之所以有它独特的地方,主要就是因为文化。这样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当然愿意在此居住,也包括犯罪嫌疑人。接着我想说说打口碟,这种CD的内容多是一些国内不常见的欧美流行音乐、乡村音乐,更多的则是摇滚乐、重金属,甚至那些极端音乐。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听摇滚乐或重金属甚至极端音乐的人,个性一定十分张扬,装扮也一定奇形怪状,其实不然,听这类音乐的人,恰恰多是那种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外表也很普通很低调的,尤其是听重金属和极端音乐的。这类人现在仍然比较少,在当时恐怕就更少了。

想想看,96年的时候大多数人在听什么?又有几个人明白什么叫死亡、哥特?也许有人会问:你说的共同爱好就是指音乐?没错,可能性非常大。我们不妨再做个假设,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没有任何线索,因此以下只是我的主观猜测,如果各位觉得我是在胡说八道,那就权当听故事好了:被害人刚入学不久,一次在校门口逛街的时候偶然接触到了打口碟,她立刻就被那些以前从未听过的音乐所吸引了,但在当时,CD还比较少见,而一款普通的CD随身听对于她这个穷学生来说也是奢侈品,用现在的话说,她很郁闷。就在这个时候,犯罪嫌疑人出现了,他主动向被害人介绍这些音乐,当他了解到被害人没有听这些CD的条件后,更是主动地邀请被害人去他的住处,因为在他家里,也许有一款效果非常好的音响。嫌疑人成熟稳重的外表、文质彬彬的气质、优雅的谈吐,取得了被害人的信任,于是,他们认识了,并很快成为了朋友,他们经常出入嫌疑人的住所,他们听音乐,谈心得,几乎无所不聊。在嫌疑人的面前,被害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健谈,她觉得自己喜欢这个男人,而嫌疑人似乎也被这个女孩身上的某种东西所吸引。后来发生的事,我不敢妄加猜测,也许他们相爱了,甚至发生了性关系。

但是被害人并不知道,她已经离死不远了。也许是她的外表,或是气质、又或是穿着打扮勾起了嫌疑人对往事的回忆,一段发生在童年或少年时期的并不美好的回忆,激起了他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个念头——杀死被害人。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将心爱的女人永远留在身边,尽管他可能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他觉得被害人太像童年时的“她”了,她们的共同之处太多太多,有时他甚至会觉得她就是“她”。嫌疑人开始不可自拔。每当与被害人相处的时候,嫌疑人总是能够回忆起“她”,回忆起“她”给他带来的快乐,当然,也有伤痛。

根据以往的变态犯罪的案例,这类犯罪嫌疑人的童年或少年时期基本上都经历过一件或数件对他们身体乃至心理造成伤害的事件,这类事件则在他们心灵上留下了阴影,从而导致了后来的犯罪。本案中嫌疑人过去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我们无从查证,但有一点,事件本身一定对他的伤害很大,且主要是心理上。

对于嫌疑人来说,被害人像极了“她”,他爱被害人,所以要把她永远地留在身边,但首先,他要为她“赎罪”。

作案过程我无法做出具体描述,但可以肯定的是,嫌疑人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快感。看着被害人的身体像切羊肉似的被切成了一片一片,嫌疑人感到,她的罪赎清了,但这肉体依然污秽,必须丢弃,只有灵魂,才是永远洁净的,只要被害人的灵魂能和他在一起,他就满足了。

现在,我们可以给嫌疑人简单地画个像:犯罪嫌疑人,男性,案发时年龄在30岁至40岁之间,亦有可能在30岁以下,相貌端正,气质成熟稳重,性格内向,为人谦和,单身,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素质较高,喜欢听音乐,亦有可能爱好文学,住在南大附近,独居,懂得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但没有人知道。

最后再强调一下,以上分析,只是基于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做出的主观猜测,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如果各位觉得我说得不对,欢迎做出更正和补充,如果公安机关一直没有停止对此案的调查,也希望这些能够对他们的侦查工作提供一点点帮助。

附二:
南京大学女生被碎尸,疑军区医院杀人取器官移植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4月05日 来稿)

作者:佚名

南京大学“1·19”碎尸案,又称南大碎尸案、刁爱青案,案发于1996年1月19日,受害人为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一年级女学生刁爱青。受害人遗体碎片在其失踪9天后,也就是当年1月19日清晨,被一名清洁工在南京华侨路发现。凶手将其尸体切割成2000片以上,多处抛弃。奇特的是,死者的肠子整齐的叠放。为什么肠子是整齐叠放好的?这是个关键线索。

案发后,南京市公安部门内运用警力进行大规模搜查,但至今仍未找到凶手。

死者刁爱青,女,生于1976年3月,1996年1月遇害时为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信息管理系现代秘书与微机应用专业成人教育脱产班专科一年级学生,在南京鼓楼校区学习和生活,遇害时不满20岁。她住在鼓楼校区南园四舍,该宿舍楼当时人员复杂,流动性大。其父刁日昌,住在江苏省姜堰市沈高镇刁舍村四组。据刁爱青生前的好友回忆,刁个子高约1.65米,身材适中,长相普通。短发,单眼皮,眼睛稍有些近视,看书写字时会戴上眼镜。在嘴角的右上方有颗痣,如菜籽般大小。说起话来,嗓音稍哑,语速偏快。

1996年1月10日夜间,刁爱青吃完晚饭出去,此后再未回到宿舍。死者离开时,铺平了自己的被子,似乎表明死者一开始并无外出打算。目击者最后看见死者的地点是青岛路,死者当时身穿红色外套。

1996年1月19日,一场大雪之后,刁爱青的尸体被发现。一名打扫卫生的妇女在南京新街口附近的华侨路捡到一个提包,包中装有500多片煮熟的肉片。后来她在清洗肉片时发现有3根手指混在其中,随即报案。之后尸体另外的部分在水佐岗路和龙王山被发现,均被包在提包以及一条床单之中。估计总共被切成了2,000多片,刀工十分精细,码放整齐,死者的头和内脏都被煮过。

编辑本段案件调查案发后,南京市警方高度重视,并成立了专案组进驻南京大学,当时附近几乎所有居民都受到了盘查。直到案发之后3个月,专案组才撤离南大。

由于当年还没有DNA技术,法医只能通过尸块上的体毛特征、肌肉纤维组织等确认死者为女性。死者刁爱青刁爱青是一个从苏北农村刚刚来到南京仅百日左右的年轻少女,很难说有什么仇家,抑或是情敌,也并没有多少积蓄,因此凶手的动机受到了广泛猜测。据当年参与侦案的警官回忆,当年南京警方发动了“人海战术”,进行了广泛细致的排查。当时南京几乎所有的警察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这起案件。有的是被抽调到专案组直接参与,更多的则是在所辖片区进行排查工作。当年凶手的抛尸地点大多集中在闹市区,多达五六个地方。凡是在抛尸现场出现过的人,比如说垃圾箱,只要倒过垃圾的人,我们都会逐一进行排查,当时确实很紧张,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嫌疑人,生怕漏掉每一个线索。

到目前为止,“1·19”碎尸案尚未被警方破获。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阻止案件侦破,有人披露,江苏警官学院一位教官曾在课堂上激愤地提到此案:“有人甚至能一手遮天。”

通过各种搜索引擎,可以发现十多年来,一直有人在关注着这个案子。

其实案子早就被网络破了。在网络上,该案早被网民以“最接近真相的方式”侦破——疑与一起小肠移植手术有关。刁爱青应该是被人杀了,取小肠,移植给了某高官。

高度怀疑移植手术

黎介寿,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著名普外科学专家,肠外瘘治疗的创始人、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在静脉营养学方面有着非凡建树,曾于1994年完成了亚洲第一例人同种异体移植术,在国内外普通外科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学术地位。先后荣获“何梁何利”奖、中国医师奖、全国科技大会奖、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省部级以上高等级科技成果奖36项,发表科研论文600多篇,担任13卷巨著《手术学全集》总主编,主编著作10部,参编著作31部;在亚洲首次完成同种异种小肠移植、肝肠联合移植。2011年1月,由黎院士领衔完成的“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是建国以来江苏省医疗界荣获的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有网友收集信息分析:小肠移植!南京军区总医院的副院长为了给某位官员移植器官,看中了刁爱青的器官。于是刁爱青死了,器官移植成功了,尸体在手术前被当做实验品精心处理。南京警方曾经怀疑过军区总医院,也到过医院检查过,可人家什么水平啊,现场被酒精反复清洗过。后来怀疑手术移植的小肠是刁爱青的,要把那位移植小肠的军队官员找到,并提取小肠样本。如果证明这位移植这身体里的小肠是刁爱青的,那就真相大白了。可军区总医院副院长是什么级别,做移植手术的官员又是什么级别,你不是天方夜谭么。南京军区强势人物向江苏地方政府施压,案件终止调查。在大家期盼最有希望突破的时候,来自高层的命令让大家彻底绝望:结案。如果不结案,查出来的真相太恐怖了,这不是政府能承受的。

南京的新闻媒体公开报道:1994年3月12日,70岁高龄的黎介寿亲自主刀,为一例患短肠综合征的患者移植了250厘米异体小肠。这一刀,打破了亚洲小肠移植零的记录,使中国医学界的器官移植技术达到了国际水平。1996年1月19日,黎介寿再次成功进行了亚洲第2例人体异体小肠移植手术。此后,他和学生们相继开展了肝肠联合移植和亲体供肠肠移植,完成了肠功能障碍的系列研究。

1996年1月10日,刁爱青吃完晚饭离开宿舍。
1996年1月19日,刁爱青2千个切片陆续被发现。
1996年1月19日,黎介寿再次成功地进行了亚洲第2例人体异体小肠移植手术。

大家分析一下,如此吓人的时间巧合和小肠器官。我猜测这个黎介寿可能不知道小肠的来源,刁爱青可能被相中做了小肠来源,谋害刁爱青的可能是另外几个人,但医院接收尸体的人员知道是谁送来的尸体。这种手术黎之前做过,用猪肠, 可惜失败了。 所以这次用的是人体异体。对肠源的要求可想而知很高。

请继续看从网上搜集来的资料:

资料一:“1994年3月12日,L教授亲自主刀,为一例患短肠综合症的患者移植了2.5m异体小肠,患者术后存活三百一十天。这一手术的成功打破了中国及亚洲小肠移植零的记录,使中国的器官移植技术达到了国际水平。”

推论: 1994年3月12日的这次手术,是L教授第一次在人体上实施小肠移植手术,并且手术后,病人存活时间不能保证。

资料二:“1994年3月12日,一名叫杜新平的女青年被推进手术室。她患的是短肠综合症。

L教授站在手术台旁,果断地打开患者腹腔,取肠、修肠、缝合,11个小时后,一段250公分小肠接到她的肠子上。手术的成功,打破了亚洲小肠移植“零”的记录,使我国器官移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XX军区总医院成为亚洲惟一能施行这一移植术的医院。http://bbs.tianya.cn/post-828-207508-1.shtml

推论:L教授的第一例手术对象是女性。

资料三:“1996年1月19日,L教授再次成功地进行了亚洲第2例人体异体小肠移植手术,病人已正常生活两年。”

资料四:“1996年1月22日,L教授的亚洲第二例人体异体小肠移植再告成功,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能开展这一手术的国家之一。这标志着我国器官移植技术跨入了世界先进水平。”

推论:资料三和资料四中的时间虽然不一样,但大体时间出入不大,基本一样。

资料五:(此资料是一段L教授的学术论文)

“论文题目:谷氨酰胺与谷氨酰胺双肽在小肠移植病人中的应用(附1例报告)

作者:L教授、L教授、L教授、L教授、L教授

论文【摘要】:本文报道谷氨酰胺(Gln)与甘氨酸谷氨酰胺双肽(Gly┐Gln)在小肠移植病人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一男性短肠综合征病人接受全小肠移植,术后行全肠外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时添加Gln0.3~0.4g/(kg?d)或Gly┐Gln0.6g/(kg?d)。结果证实Gln与Gly┐Gln均能提高静脉血Gln浓度,减轻淤胆。

【作者单位】: XX军区XX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关键词】: 谷氨酰胺 全肠外营养 小肠移植

来源期刊:《肠外与肠内营养》1996年 第4期”

TIP:请注意此段资料的来源日期是1996年4月的某学术期刊,在此论文中,提到患者为男性。

推论:此学术论文中的“(附1例报告)”所指患者为男性,而且很可能就是1996年1月19日L教授那场手术的患者。

资料六:(资料来源于L教授家乡某网站的宣传资料,发表于 2008-2-21 12:12)

“1994年3月12日,L教授在亚洲首次成功进行了小肠移植,这项成果被列入“1994年中国医药卫生十大新闻”之一,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患者存活了310天后去世了,L教授提出一段要搞好腹部外科研究所的硬件建设,他们创新装修了病房,建立了消毒隔离病房,他做的第二例肠移植患者一直存活至今。”

重大信息:“他做的第二例肠移植患者一直存活至今”,文章发表于“2008-2-21 12:12”

推论:L教授的第二例患者很能存活至今,手术后至2008年至少已经存活12年。

对比资料:资料一中提及L教授的第一例“患者术后存活三百一十天”

质疑:为何2个病人的存活时间差别如此之大?两个患者是否是因为经济或者政治条件的不同而导致存活期不一样?为什么L教授的第二例患者一直被保密?

为什么选中刁爱青?

刁爱青来自江苏泰州的普通农家,无权势,好欺负,杀了,其亲属也没有什么反抗能力。而且读的是是成人班,不是正规班,那样的班级里,学生不很团结,杀个学生,也不会闹出什么学潮。大学新生入学前必须参加入学体检,而体检地点正是南京军区总院,因此那边留下了那几年几乎所有南京大学新生体检数据,一找正好是这个人符合移值要求。另外你们别忘记了,南京军区总院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就是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刁爱青入学体检时就被暗中配型了。1996年1月10日,刁爱青吃完晚饭离开宿舍,应该是被学校的老师骗出去的,绑架软禁,用移植的药物养了几天,1996年1月19日,刁爱青被杀,取肠子。抛尸体。1996年1月19日,黎介寿再次成功地进行了亚洲第2例人体异体小肠移植手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